English

加拿大人不敢去美国

1998-10-04 来源:生活时报 王银泉 我有话说

11岁的加拿大女孩艾丽逊·雅拉斯科维奇住在安大略省的粉笔河。她父母均供职于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全家本来计划在今年夏天从粉笔河驱车前往曼哈顿,在纽约观光游览。然而,就在艾丽逊翘首以待计划中的出游早日到来的时候,她母亲改变了主意,最后带艾丽逊到多伦多和渥太华走了一遭,这两个城市虽然比不上纽约繁华,但也各有其韵味。

加元不值钱百姓不出门

今年夏天,像艾丽逊全家一样放弃计划中的美国之行改在本周找一个近一点的城市作观光游览的加拿大人委实不在少数,而这背后的原因说来也并不复杂: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元成为了“池鱼”。自去年下半年起,加元与美元的汇率节节下跌,到今年8月初一度跌至一加元兑换65.94美元的最低点。在7月中下旬的三周中,加元每天都创下最低币值纪录。美国J·P摩根证券公司7月底发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在7月份的外汇市场上,加元是全球最疲软的主要货币之一,其兑换率下跌了2.43%。全球股市没落更是使得备受狙击的加元难以喘息。据皇家加拿大银行的一位资深经济专家分析,加元不仅已经跌到了历史最低点,而且还将会有较大的跌幅,主要根据是加拿大政府不承认加元与美元的汇率下跌是经济不景气的标志,因而暂无干预目前局势的打算。市场投资者因此认定处于技术上下滑趋势中的加元绝无自我扭转局势的可能,加元进一步下跌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亚洲金融危机对加拿大经济造成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出口的大幅下降即是其中之一。今年第一季度,加拿大对亚洲的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35%,其中对日本出口下降38%,对韩国下跌55%,对泰国减幅达51%。与此同时,从亚洲进口却比去年同期上升21%。在加拿大出口中占很大比重的农产品、矿产、木材等行业均遭受重大的打击。

不过,对于加拿大百姓来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绝不是上面那些枯燥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问题,美元坚挺加元贬值使得众多百姓取消了计划中的美国之行。尽管加拿大人去美国好比新泽西州人去纽约那么方便,而且在以往几十年中,加拿大人跨过边境到美国去观光度假购物经商十分轻松平常,但是今年夏天,敢去美国的人却越来越少了。连加拿大皇家银行首席经济专家约翰·麦克卡伦都不顾三位宝贝儿子的不快取消了准备已久的加利福尼亚之行,就更能说明加元的贬值已经到了何等程度。最后,麦克卡伦带着全家去了西部的阿尔贝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落基山脉中的一些旅游景点尽情地享受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麦克卡伦不愧是经济专家。他虽然被迫放弃了美国之行,但是他坚持认为加元虽然贬值加拿大经济却依然是十分健康的。可惜,老百姓们却不这么想了。据8月上旬的一次民意调查,认为加拿大经济仍在健康发展的加拿大人只有27%,较之5月份对经济表示乐观的44%下跌了许多。就旅游业来说,在今年头5个月中,随着加元持续疲软美元日益坚挺,去美国观光的加拿大人就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0万人次。对于加拿大人来说,加元与美元之间的币值差距的日益扩大意味着去美国走一趟越来越昂贵。8月初的汇率已经下跌至1.5加元兑换1美元,而在5月底笔者在银行兑换美元时还是1.425加元兑换1美元。如此一来,那些已经一年跑几趟美国的加拿大人不急得慌才怪呢。51岁的新斯科舍省公民罗杰·金在过去的12年中每年秋天都要与夫人一起到相距不太遥远的美国缅因州乡间度上10天假,这已经成为雷打不动的习惯,可是今年他已早早取消了这趟出行。对此,金完全没有掩饰自己的失望与不满情绪。他说,“我们为了挣钱干得很辛苦,年纪也一点点大起来,除了旅游外也没别的啥嗜好。可现在倒好,已经习以为常的事情都不能去做,心里是很难受的。”

美国是后院不逛挺难受

与罗杰·金有有着相同的失望不满情绪的加拿大人可谓比比皆是。下面一串数字就颇能说明问题。以雅拉斯科维奇一家原计划的观光目的地纽约为例,1996年光临该市的加拿大人达105.9万人次,然而在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而来的1997年,赴纽约的加拿大观光客就下降了7.2%,只有98.3万人次。随着加元与美元的汇率持续下跌,今年预计还将有10%的降幅,全年赴纽约观光的加拿大人只有85万人次。纽约旅游行业的一位官员尼尔·巴雷特表示,加元确实比较疲软,但是加拿大人是该市国外游客的第一大客源,因此尽管近来有持续下跌之势,加拿大市场对于纽约的旅游业来说依然十分重要。为了吸引因加元贬值而吓破了胆的加拿大游客,美国的许多旅游观光景点都在奏出各种新招。比如,与加拿大安大略省金斯敦市隔着圣劳伦斯河近在咫尺的纽约州的几家高尔夫球场为了把加拿大人游客拉回头,甚至愿意以接近1:1的比价接受对方用加元来支付各项本应以美元来结算的收费。对于此一做法,纽约州威斯利岛上的千岛湖高尔夫俱乐部老板道格·霍顿说道,“我们宁可打折接得一屋子的高尔夫球员也不希望看到空荡荡的屋子。”即使是一向对加拿大人有着巨大吸引力的迪斯尼世界也表示加拿大旅游客的减少确实令人堪忧,要知道,每到冬天,尤其是在圣诞假期内,加拿大人携老带幼举家南下去佛罗里达奥兰多的迪斯尼世界避寒早已成为一个节目固定下来。为了减少因加元走低对旅游业造成的影响,迪斯尼世界正在考虑推出一些新举措,其中包括与航空公司及其他业主合作,向旅游客推出在主题公园的日程缩短的一揽子旅游计划,其他措施还包括机票及酒店收费打折等。总部设在多伦多的加拿大迪斯尼公司市场与营销经理罗杰·邓巴尔说,“我们在以相当积极的态度对付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们造成的影响。我们希望向旅游客保证他们去观光会不虚此行。”

对于加拿大人来说,在高昂的费用面前无法潇洒地去迪斯尼世界呆上一周或是去曼哈顿泡上一个周末实在不仅仅是一件令人心烦的小事。加拿大旅游协会市场调研部主任司各特·麦斯表示,与其他国家的人相比,加拿大人把出国旅游、尤其是去美国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不是一桩什么奢侈的行动。据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资料,加拿大人出国观光的次数是法国人的两倍,美国人的三倍,日本人的五倍。当然,这里面是有原因的,而其中之一就是大多数加拿大人都居住在与美国接壤的一块狭长的地带里,因此,动不动就跨过近在咫尺的国境线抬腿进入美国遛一趟,已经变成了家常便饭,何况加拿大公民去美国都不用签证。第三个原因是加拿大的冬天寒冷且漫长,大多数地区在半年左右,在这种情形下,美国南方的阳光、沙滩、海水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加拿大本国游览往往意味着东西向的来回奔波,远不如去美国走一趟来得方便。

钞票变零钱加人不惊惶

对于加拿大人来说,加元与美元的兑换率不断下跌不仅仅是少出一趟国,更主要的是关系到国家形象问题。加拿大人对于他们的钱可谓是感慨很多。尽管美国人可能去嘲笑色彩斑斓的加拿大货币就像是花纸头,但是历史上的加元曾经非常“值钱”。1870年,加拿大出台的“统一货币法”规定,每加元的含金量与美元相等,加元与美元的兑换价为1:1,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才跌至84美分,但不久又回升到20年代中期的近似1:1的比价。二战期间,一加元折合91美分。1950年加元取消了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因此在1952—1962年间,加元经常高于美元一些。1962年起至1970年,加元与美元的汇率一直在1:0.925的水平上下,1974年至1975年又曾经升到1:1.02的水平。但是从70年代中期起,加元开始大幅贬值,1986年一度跌至72美分。不过,在此之后加元虽然一直微幅下跌,但总算还守住了1加元合70美分的大关,而去年下半年亚洲金融风暴风刚一咆哮,加元终于跌破70美分大关并且从此一路下挫令人惨不忍睹,应该说这样的疲软还是史无前例的。

在分析目前局势时,皇家加拿大银行的麦克卡伦认为国际市场自然资源产品价格的下跌是主要因素。加拿大的出口业对于原材料或成品的依赖程度远远大于美国,因此只要国际市场上木材及矿产品等原材料的价格下降,加元自然比美元更容易受到冲击。加元的不值钱还见于一个带有几分幽默的笑话,说的是美国坚决不同意发行面值一元的硬币,而加拿大在1987年却接受了一元的硬币。加拿大人从此就调侃说,“瞧,好好的钞票变成零钱找头了。”

加拿大人对于自己的货币贬值不甚惊慌也有点令外人不解。不久前,加拿大皇家银行助理首席经济师克雷格·赖特赴美国克利夫兰市出差时就加元贬值问题接受了当地媒体的采访,但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说服他们相信,加元对美元的汇价下跌并不一定意味着加拿大经济的不景气。他的这一观点也是加拿大政府的态度。加总理克雷蒂安就表示对于经济充满信心,理由是加拿大经济基础扎实、通货膨胀率低,收支预算平衡。所以加政府对于加息减税的建议不感兴趣,因为加元对美元的汇价每升高一美分,就意味着减税一百亿元,加息0.8厘到1.2厘,假设为了挽救加元用政府干预手段将加元兑美元汇价抬高三至四美分反弹至70美分大关,其后果不但是会使预算盈余年一扫而空,造成严重财政赤字,破坏投资环境及房地产市场,整个经济都有可能陷入衰退之中。8月初,克雷蒂安在接受采访时说,“加元(下跌)并没有一个终点。很显然,去缅甸度假的加拿大人少了,但是他们可能去加拿大的新布伦瑞克。”在野的反对党改革党领导人普雷斯顿·曼宁在率团出访香港时仅仅说了一句:加元下跌乃是经济危机的主要迹象”就被加拿大工商界人士骂了个狗血喷头,指责其败坏加拿大在国外的形象。

不管怎么说,普通百姓对于自己的货币“不值钱”还是十分关注的。41岁的李·斯蒂沃特说,“我们一直在关心加元的汇率,因为我们喜欢一年去几趟美国。”他全家原来想去美国俄亥俄州的,但最后跑到了渥太华走马观花起来。新斯科舍省的格兰特·邓肯自7月12日起一直带着一家六口在本国转悠,而原先也是想驾车去美国的。对于大多数加拿大人来说,今年夏天去不成美国已成定局,他们关心的是加元河时会反弹,是今年冬天还是明年夏天。艾丽逊的母亲雅妮丝·雅拉斯科维奇说,“明年我们说不定只得去西部了,至于纽约嘛,再等等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